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化教育理念 » 正文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31994 人参与  2021年06月23日 14:59  分类 : 国际化教育理念  评论

一直以来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以及“阳刚之气”成为热议话题,起因则是教育部2月发布的,给《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一封复函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张

提案中提到:“我国的青少年男孩子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并将这种现象或行为称做男孩子「女性气质化」。”并认为:“中国青少年的「女性化」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教育部随后在复函中提出,要求加强体育教育,注重对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2张
图片来源自网络
只是,什么叫做“阳刚之气”?为什么它独独被赋予男性?女性化是不良倾向吗?为什么要在不同性别之间设立对立面一时间,质疑之声扑面而来,引发了网友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激烈讨论。
如果说所谓“阳刚之气”指的是果敢、自信、有担当以及责任心,那么这些都应该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教育,而不应该强调男女之分。
在一个排斥女性气质的集体氛围中,男性权益也将受到侵害。他们从小被教育要压抑情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能显露自己的软弱,更不会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关于“阳刚之气”的刻板印象由来已久。
早在2015年的纪录片《面具之内》(The Mask You Live In)中,就直白地揭露了美国社会文化下,主流男性气质对于男性造成的诸多伤害,并鼓励男性应该勇敢地跳出社会认知中的固定形象。
正如纪录片所呼吁的一样,不断吹捧和强调“男性化”以及“男性气质”,要求男性必须要强、勇猛、自我,不仅仅是对女性的剥削,对于男性而言,这也是一种对其基本权利的腐蚀与伤害,而且还很可能助长各种危害暴力的发生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3张
图片来源豆瓣

男子气概的本质,
是对女性气质的抗拒
在男孩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社会氛围、流行文化,都在试图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做个男人」意味着:要坚强、会隐忍、不许哭、不能怕、别喊痛、不要软弱、以及不能流露脆弱......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4张
图片来源纪录片《面具之内》
我们的社会对于男性表达脆弱几乎是零容忍的,哪怕是幼儿园的小男孩,家长也会告诉他:“自己站起来,男孩子不能哭。”
被认为软弱,在他人眼里是娘娘腔,这种恐惧往往从一个男孩幼年时就开始了,并一直伴随他们的整个人生。向其他人证明自己并不是娇滴滴的、不是娘们、不是同性恋,几乎成为了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5张
图片来源纪录片《面具之内》
2018年,蔡依林发布了一首歌,名叫《玫瑰少年》。
这首歌的背后,是一位因举止女性化而遭遇校园霸凌致死的男生——叶永志。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6张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男孩个性温和,乖巧善良,喜欢玩过家家。
仅仅是因为他的举止不够符合社会对「男性形象」的期待,于是他被排挤、欺辱、殴打、嘲笑,在压抑的校园环境下挣扎。
最后因跌倒后,后脑撞击地面致颅内出血而死亡......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7张
图片来源纪录片《面具之内》
卡洛琳·海尔德曼博士说:“男子气概不是一种器官,而是一种反应,它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对所有女性化气质的一种抗拒。”
然而,当社会文化规定女性就该如何如何的同时,也是在要求男性不能如何如何,这些固化的男性气质,腐蚀着个体的基本人权。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8张
图片来源纪录片《面具之内》
为了维护自己的男子汉形象,他们必须要将真实的、脆弱的情绪隐藏起来,不向任何人倾诉。而当男孩子们的孤独和痛苦无处诉说的时候,酒精和大麻就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最佳通道。
在美国,34%的男孩十二岁开始喝酒,平均在十三岁开始尝试嗑药。
并且,有研究证明,认为男人不应该哭、应该身体强壮且善于打斗的男人们比不相信这种男子汉气概的男人们死于自杀的可能性高2.4倍。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9张
图片来源纪录片《面具之内》
男性的压力,很多都源自于性别刻板印象。
男性要阳刚,要保证自己的形象,要有男子气概,要勇于承担,不能流露脆弱。当我们的社会系统化地固化性别差异,得到的只会是单一性的简化性别形象。
然而,在成为一个「合格的」男性和女性之前,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人格独立、心理健康的人。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0张
每一人类心灵中,
都存在男性与女性气质的内在混合
在界定不同的性别特征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性别只是一种生理特征,并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特征以及性格特征。
如果给5万个女孩做心理测试,你会发现一个钟形的曲线。如果给5万个男孩做同样的测试,也会看到一个男孩版的钟形曲线。如果将二者叠加在一起,有90%是重合的,而两个图像未重叠的部分,往往跟我们对性别的成见是一致的。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1张
图片来源纪录片《面具之内》

性别二元论与性对立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可每一人类心灵中都存在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内在混合。
弗洛伊德表示:“在每个人的内部,纯粹的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无论是在心理意义上,还是在生理意义上,都无法找到。相反,每一个体都表现出了一种混合特征。”
也就是说,刚毅、果敢、温柔、善良、安静,这些性格特征可能出现在任何一种性别。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2张
图片来源纪录片《面具之内》

当我们以此为前提来审视我们的社会文化,会发现其中更多的不合理之处,为什么女孩可以哭、可以求助,而男孩必须坚强、拒绝脆弱,我们的社会为什么要固化女性弱小,强制男性强大。
我们的教育把女性刻画为单一的柔弱形象,她们胆小、怯弱、需要男性保护,一定程度上使得男孩们通过拒绝女性品质而获得存在感,那么当他们长大时,会污化女性形象,并试图在弱者身上彰显力量的满足感:
“我们给男孩们设了一个陷阱,让他们成长为不尊重女性的男人。”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3张
图片来源纪录片《面具之内》

《男性的衰落》一书中指出:“那些受社会性别期待困扰的男人若没有正当机会履行性别角色,就会采用暴力方式去履行。”
对女性化特质的排斥,让那些缺乏安全感的男性们认为,站在女性气质的对立端,通过暴力、控制和压迫,会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而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我们不仅仅要改变对女性的看法,还必须改变对男子汉气概的定义。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4张
人类学教授William Jankowiak分别于1980年代和2000年代对中国人描述男性和女性的形容词进行了调查。图片来源:Sociological理论大缸
男孩不应被嘲讽,
女孩不该被限制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倡导男女平等的世界,但性别偏见依然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说姐曾看过一个实验性纪录片,邀请一群不同年龄段的男孩女孩在听到动作指令后按照第一反应完成动作。
在最开始的时候,导演要求孩子们“像女孩一样奔跑”
听到这个指令之后,青春期和成年的男生女生们反应惊人的一致,一个个都心领神会地扭捏起身子,把腿打着结别着花,做成假动作,以一个非常怪异的动作来回交叉脚步。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5张
图片来源:Google
 “像女孩一样投掷”时,他们有气无力,手只是象征性地轻抛一下。
而“像女孩一样打架”时,这些男孩女孩表现出来的与其说是打架,不如说是像一只猫一样在抓挠,然后嘴里还发出“哼哼唧唧”声,然后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6张
图片来源:Google
20岁年龄组的每个人,似乎都觉得“像女孩一样”,意味着柔弱、矫揉造作和不知所措——不会正常奔跑,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扔东西。
接着,导演组请上了一组10岁及更小的女孩,并提出了同样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小女孩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她们的举手投足间,是快要冲破屏幕的力量与活力。撒开双脚,摆动双臂,无论是跑步、投球、打架,动作都毫不扭捏做作,并尽力而为。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7张
图片来源:Google

原来,自信、勇敢、无所畏惧,这些美好的形容词,在孩子们的心里,根本就和性别无关。
当导演继续追问女孩们:“当我说像个女孩一样跑步的时候,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位满脸稚气、穿着吊带红裙的小姑娘笃定地说:“意思就是尽全力去跑(It means run fast as you can)。”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8张
图片来源:Google

这种戏剧性的对比或许正预示着,我们对于性别的认识,实际上基于社会的有意驯化。
如果说很多女性早就意识到了基于刻板印象的性别教育和基于性别的社会期待是固化的、专制的、带有偏见色彩的,并在一次次的反抗思潮中试图“解放女性”,那么男性则鲜少反思这样一种刻板印象的不合理之处,更像是无意识的受压迫者。
就像女孩从小被教育要顺从安静,要有个女孩样一样,男孩子也被时刻要求勇敢顽强,要有个男孩样。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9张
图片来源:Google

爱尔兰诗人 Joe Byrne 拍摄过一个叫《男子汉不能哭》的公益短片,他认为,所谓合格的男性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压迫和偏见。
“‘‘男子汉不能哭’,看到六岁男孩泪流满面,我们会对他说这句话,于是成长过程中,他一旦感到悲伤就会觉得羞耻,难过时他会在绝望的情绪中越陷越深,那句话是人们编造的最大谎言。
我们与自己的情感脱节,因为男人从小就被教诲感性可耻。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20张
图片来源自网络
当性别差异越来越被夸大化,它强迫男性必须坚强、独立、隐忍、刚毅、不可以表露脆弱,暗示女性可以柔弱、自卑、胆怯、没有个人追求和价值,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如果世俗对于性别的偏见被默认为正常,而没有人出面制止,那可能将会有更多的男孩、女孩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性别压迫,因为坚持一些不符合刻板印象的爱好而被人嘲笑、霸凌;因为世俗的歧视、偏见,而被迫表露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
正如那部短片中所呈现的:
“像男孩一样奔跑”、“像女孩一样奔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跑步者是否享有奔跑本身带来的舒展,与追逐的自由。
性别之前,首先是人。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 当性别差异被夸大化 其本质是对男女的双向歧视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21张

图片来源:Google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精英说(微信ID:elitestalk)

作者:Cherly


推荐阅读:

你好,我们是来自深国交的游子社社员

游子带你看世界|老团员采访之Cindy

开始一场心灵的旅行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team.scieok.cn/post/2110.html

国际化教育理念  微信公众号:scieok
微信号:ScieOk_cn

加微信,发送 2025 即可进群获取深国交备考资料,并有定期分享相关教育心得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支付宝账号

财付通账号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深国交2024年英美本科录取小计

    深国交2024年英美本科录取小计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战韦尔斯利网| 备战Wellesley